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发布:2022/3/22 来源: 阅读:37181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做好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同志《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一书,收入习近平总书记自2013年8月19日至2020年2月23日期间关于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文稿52篇。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宣传思想工作更好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中国文明网特组织连载学习。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二〇一五年二月二十八日)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就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任务,确立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三十多年来,我国亿万人民不仅创造了物质文明发展的世界奇迹,也创造了精神文明发展的丰硕成果,涌现出一大批精神文明建设的优秀人物和先进典型,你们就是其中的代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持续深入开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闪亮。
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紧密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倡导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特别是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领导干部、公众人物、先进模范都要为全社会做好表率、起好示范作用,引导和推动全体人民树立文明观念、争当文明公民、展示文明形象。

只有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发挥更大威力。当前,社会上思想活跃、观念碰撞,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介日新月异,我们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充满生机活力。抓精神文明建设要办实事、讲实效,紧紧围绕促进人民福祉来进行,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各级党委要担负好自己的责任,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讲话的要点。)


《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来源:中央文献出版社)



责任编辑:杨双平 高建峰

Previous 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道路客运 及城市交通领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工作的通知
Next 交通运输抗疫队伍凯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