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队长没警衔,处理酒驾都用烟,普通百姓两三千,公职人员上万元。”临县坊间流传的几句关于临县交警队三交中队治理酒驾的顺口溜。
交警队依法处罚酒驾是为了给酒驾者予以警示,消除道路安全隐患,但是临县三交辖区却是酒驾越查越多,因为交警队治理酒驾的目的不是为了杜绝酒驾,而是以查酒驾为手段,收烟敛财才是最终目的。
这样的处理酒驾方式让老百姓认为交警查酒驾就是为了敛财,严重损害了公安交警在百姓心中的形象。
据交警内部人士称:三交中队多年来一直是标兵单位,原来的中队长是科班出身的白彦江能力强,作风过硬,是个破案能手,十余年来破获各类案件500余起,查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18000余起,参与抓获各类逃犯50余人,是个受过许多嘉奖的优秀警察。去年调来的中队长姓刘,以前是白文中队的队长,胆子大、脑子活,但毕竟不是授衔警察,无视交通法规,对警察这个神圣的职业没有敬畏心。队里的正式交警不愿随波逐流,这些以查酒驾为幌子敛财的事,看不惯但是也无可奈何,只有明哲保身不参与,这些事都是安排协警或者临时工来干。
据被查扣过的人透露,三交中队有一套成熟的查扣处理程序。 被查扣过的人说,查扣酒驾是第一步,一般交警队的人会在离饭店不远处守候,看见喝过酒的人从饭店出来上车起步就开始行动。第二步是酒驾者被带回交警队后允许其打电话找关系。第三步是等待有靠得住的熟人说情,有人说情就马上给酒驾者喝解酒水,然后重新监测。第四步放人。
在各级监察部门反腐倡廉的高压态势下,交警队为了避嫌,不直接收受好处,好处是通过说情的中间人输送,一般情况普通人是10条芙蓉王烟,公职人员是十条精装中支中华烟,虽然不是明码标价,但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知情人士透露,五一假期期间,就有几个被查扣的人,处理时都是用的同一种办法。
5月2日晚9点多,三交镇薛家坪村的白某酒后骑摩托被查,由武家沟村的张某说情,送两条中华烟后放人。5月5日找的三交镇的刘某取摩托车,花了700元,说是买三条芙蓉王。
5月3日晚,郭家山村的郭某在薛家坪村的饭店喝酒后开车,被追到任家坪村查扣。当晚,史家洼村的郭某在薛家坪一带也被查扣,到交警队后都是用的“统一流程”处理.......
交警依法上路检查,排查安全隐患,查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老百姓自然是拍手赞扬,但是临县交警队三交中队这种“以烟治酒”的办法治理酒驾,酒驾者只能越来越多。通过中间人说情敛财这种行为,老百姓更是深恶痛绝,以为通过中间人敛财就可以避嫌,把纪检监察部门当傻子、老百姓当瞎子了。
当地老百姓戏说临县交警队三交中队这是“又想吃油糕,又怕油了嘴。(来源:知乎热点透视)
编辑:致民